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的部署安排,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面向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举办“同上‘四史’思政大课”活动。
第二堂课“同上新中国史思政大课”于5月9日云端开讲。我校组织师生通过集中观看和个人自学的方式观看了课程直播,观看直播后师生们深入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使课程内容进一步入脑入心,提高了大家对新中国史的了解和认识。
口腔医学系党总支书记 王瑞芳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三位老师的讲解使我更加深刻感悟到新中国发展的光辉历程,从中汲取了丰富滋养,增添了精神动力。作为党总支书记,我会始终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不忘育人初心,勇担责任使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师生正确认识党情、国情、世情,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高质量人才培养中,为学校长远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第一临床学院综合办主任 郜国叶
正值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时,教育部发出大学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的通知,这一学习活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一临床学院积极组织广大师认真观看了学习内容,接下来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讨论交流,引领同学们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二临床学院团委书记 南 凯
作为新时代共青团干部,我们要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加强与团员青年的感情,把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需求放在心中,坚定信仰、不忘初心,努力做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坚持学生需求在哪里,工作就推进到哪里;学生困难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主动把自己摆进去,真学深学、真抓实干,把“四史”学习教育作为提升党性修养、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契机,融会贯通、学思践悟,立足岗位、潜心育人,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
思政部教师 王丽
从1840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为了实现国家独立、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的各个阶级就开始了自己的努力,但是从1840至1919,将近80年的探索,都没有能够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从1921到1949,短短28年,中国共产党就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这两段历史的不同结果告诉我们道路决定命运,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堂思政大课对我启发很大,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引导青年学生更好地去了解和学习新中国“新”在哪,新中国成立意义在哪,从而引导大家从这段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生物医学工程系辅导员 郭敏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繁荣昌盛,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翻开新中国史,满满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不变的初心使命和坚如磐石的信念坚守,彰显出共产党人永远和人民在一起的质朴情怀。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我们一定要从学习“四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把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记在心中,把责任扛在肩上,通过“四史”教育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麻醉学系辅导员 王孝琴
通过今天“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关于新中国史的学习,使我更加了解了建国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及科技等方面的伟大飞跃,从心底里为祖国的发展壮大感到自豪。在未来的人生路里,我定会不断学习、艰苦奋斗,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检验1902班 谭晨
70多年的新中国史,是一部党领导人民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历史,也是不断探索和深化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历史。红船杨帆,万里征程;江山不老,祖国长青。乘坐在历史高速列车上的我们,在深入学习新中国史之后,更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之不易,定会加快步伐、和着时代的铿锵脚步昂首挺进、健步向前!
精2002班 王文瑾
思政大课上,三位老师分别以《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和《新中国国家制度建设的历程和伟大成就》为主题,从多个层面为大家阐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的中国人民如何开拓进取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就。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我们要从“四史”的学习中汲取精神力量,勇于担起时代重任,为祖国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