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学习与成长相伴,党建与业务共赢”
线上学术沙龙活动
为进一步促进学术活动与党建活动相融合,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能力、培养学生学术思维,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教师搭建学术交流、展现自我、锻炼自我、加快成长的经常化、制度化的平台,5月19日下午,科技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系党总支联合举办了“学习与成长相伴,党建与业务共赢”学术沙龙活动。本次学术沙龙通过线上视频直播的形式进行,280余名师生在线观看交流。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系副主任曹文君教授主持活动,她向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老师、同学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对沙龙的主要环节进行了介绍。
本次沙龙邀请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系副教授李雅杰博士主讲,他通过对食盐加碘的背景、食盐加碘取得的成效和目前食盐加碘存在问题的讲解,详细介绍了我国食盐加碘20多年来取得的硕果,并结合现有研究介绍了碘膳食参考摄入量的研究方向。针对大家关心的“碘盐到底该吃不该吃”“人体‘摄碘’多少才合适”“加碘盐是否导致甲状腺疾病高发”等问题作了详细解释。
李雅杰在线与师生就加碘食盐的选择、妊娠期妇女如何补碘、自身碘营养状况如何评定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
科技处副处长杨建洲教授对学术沙龙活动进行了指导,并对学术沙龙的环节设置、未来主题方向提出建议。
曹文君教授对学术沙龙进行总结。她强调,本次线上学术沙龙为共同探讨创新网络学术交流方式方法,切实促进科研工作提质增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体教师要借助学术沙龙平台,活跃交流氛围、促进学科交叉、助力团队建设,为推进预防医学学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学术及思想动能。
学术沙龙结束后,参与活动的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习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视察纪实视频,大家一致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落实校党委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我校发展大局,积极做好各项工作,为山西改革发展稳定作出新贡献、创造新业绩。大家还一同观看了全景纪录片《中国战疫录》,进一步了解了中国战疫进程,感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系党总支书记王艳萍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来山西视察意义非凡,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的高度给我们提供了指引,全体师生要用心用情感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中蕴含的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特别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的公共卫生体系方面的短板弱项提出的要求转化为推进专业发展、师资质量、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等工作的思路举措。
她指出,学术沙龙中回顾的我国二十年碘营养的历程、《中国战疫录》中展现的中国作为,无一不彰显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她要求,要不断优化公共卫生医学教育,深化人才培养,为国家公共卫生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一要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留住骨干、培养骨干,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充实师资队伍;二要坚持服务基层导向,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处理公共卫生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三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指引,引导学生树立“珍爱生命、大医精诚”的精神,增强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王艳萍还对第二批返校学生复课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她强调,返校学生一定要熟知学校的相关要求和制度,严格遵守纪律;教师要备好网课、实验室要做好学生返校实验准备,形成工作合力,坚持周密闭环,严格按照复学标准做好开学准备工作;要像将盐溶解到食物中一样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封闭不封心、不封情、不封爱,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防范舆情风险,及时掌握并回应学生诉求。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