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抗击疫情 我们在一起 生命之托 重于泰山 

 

——记山西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员、民盟长治医学院支部盟员李锐

 

2月1日晚10点30分,民盟长治医学院支部盟员、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心胸外科医生李锐刚刚下班后回到家中,就接到医院来电,这个特殊的电话让他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和担当。临危受命,紧急出征,连夜收拾行囊,奔赴武汉抗疫一线!

 




一天的培训后,2月4日,李锐正式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区院区工作,这里是病人最重最危险的地方,50张病床,一天之内全部住满。

隔离病区的感染风险最高,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区前,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戴N95口罩、戴帽子、穿防护服、戴手套、戴防护眼镜、穿防护鞋套……面对如此冗长繁琐的穿戴步骤,每一次的穿戴对于医护人员来说都是一次挑战。进入病区不到一小时,李锐就感觉到了头痛、呼吸困难,其他队友都有类似症状。但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坚持下去,坚持一定可以做到!医生是6小时一个班,要全面了解病区病人动态变化,再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值一晚上班,除了身心疲惫,防护设备会勒得耳朵生疼,消毒水喷到脸上会辣眼睛,但他坚持着。每次进入病区,李锐和队友们都要从头到脚全副武装,虽然防护服行动很不方便;虽然每次都是汗流浃背,走路会喘,但他从未退缩,迎难而上。“现在全国各地都在驰援武汉,我们的防护设备暂时跟得上,但是因为口罩防护服等物资消耗很大,我们上班期间不吃不喝不能上厕所”,从他的讲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线工作人员的不易。

 


全副武装准备工作的李锐


 

“因为这个病有很强的传染性,家属不能进入到病区,病人的饮食、用药、以及大小便都要医护人员处理。有的时候看到病人躺在病床上,自己有时候也会禁不住流泪”,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此时的男儿泪更多的是对病人的大爱,对生命的尊重,所谓医者仁心,也许这就是最好的表现吧。

“刚到武汉采购物资时,没有交通工具,当地交警主动帮我们运输,他们对我们特别热情,一直在说感谢你们!”李锐说,这种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感情让人很感动,也一直激励着自己全力以赴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帮忙运送物资的当地交警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专家王辰慰问一线医务工作者


最后提到有什么困难时,李锐说“困难肯定有,但是一定要克服,既然来了就不怕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坚决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专家王辰院士专程来查房并亲切慰问我们一线医护人员。我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我们一定能够圆满地完成任务!”简短而朴实的言语,每一字每一句都铿锵有力,无比坚定,这就是一名一线医务工作者坚定的信念和无悔的誓言!

李锐是医学院支部的盟员,他的岳父、岳母都是卫校支部的老盟员。在与他岳父母交流时,老人说:“李锐做出驰援武汉的决定,我们一点也不意外,生活中他就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孩子,对他的选择我们全家都很支持,就是希望他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李锐的爱人是市五中的一名老师,在送行时,她和很多家属一样,流泪了,大家都知道踏上去武汉的行程就意味要直面危险,她爱人说:“李锐一再强调他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武汉一定要去,这是他的责任!虽然知道有危险,很担心,但我和孩子会做好他的后盾,为他加油,等他平安回来!”



明知前路危险,他为什么逆行而上?李锐的微信朋友圈中,有一张照片,同济医院内一块石头上刻着八个鲜红的大字“生命之托,重于泰山”,特别醒目。这八个字此时一定已深深刻入李锐的血脉之中,这就是他的信仰,是所有像他一样义无反顾奔赴战场的白衣勇士们的信仰,出于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才能敢于在风暴中坚守,在大浪中逆行!一个平凡的人,在突然降临的考验面前,将生死置之度外,毅然决然做好本职工作就是英雄。正因为有了这些英雄,更多平凡的人才有了安全感和幸福感,让我们向所有的英雄们致敬,希望疫情早日结束,英雄平安归来!

(来源:长治市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