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太行书院

太行践履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云端太行书院 » 太行践履 » 正文

张云霞,2006年7月从我校麻醉学系毕业,怀揣着对医疗事业的赤诚与对家乡的眷恋,同年8月入职运城市闻喜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开启了她扎根基层的从医之路。2018年,为精进医术,她前往西京医院进修学习;归来后,在院领导的悉心指导与科室同仁的鼎力相助下,她稳步成长为科室骨干力量,并于2024年成功晋升副主任医师。

十九载坚守,仁心仁术铸医魂

从穿上白大褂的那天起,19年来,张云霞始终坚守手术麻醉一线,将“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刻进每一个工作日常。她凭借精湛的麻醉技术,安全完成上万例手术麻醉,在无影灯下为无数患者筑起生命屏障,守护着一个个家庭的希望;面对年轻同事,她毫无保留地分享临床经验,耐心带教指导,助力后辈快速成长。

危急时刻更见医者担当。她始终秉持“医者仁心”的信念,多次在患者生命垂危之际挺身而出,参与紧急抢救,用果断的行动与专业的判断诠释着对职业的敬畏。工作之外,她亦积极担当科室重任,不仅高效完成本职工作,还全力配合院领导与科主任推进各项任务;在院内病例演讲、情景剧表演等活动中,她踊跃参与且屡获嘉奖,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与鲜活的团队活力。同时,她笔耕不辍,在该院院报发表多篇文章,将临床感悟与工作思考分享给更多同行。

“手术室就是战场,容不得半秒犹豫”

县医院麻醉科,是外科系统运转的“中枢”,却面临着设备与人力的双重考验——没有三甲医院先进的监护设备,缺乏充足的二线支援,却要应对各类复杂病情:高龄老人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高风险手术、产妇突发子痫的紧急剖宫产、外伤患者大出血的创伤急救…… 每一次麻醉,都需 “量身定制” 方案;每一个操作,都要精准到毫米,容不得丝毫差错。

2021年10月的一个深夜,一阵急促的电话打破了宁静:“患者车祸,腹内大出血,急需抢救!”当患者被推入手术室时,已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面色苍白如纸,意识模糊不清,腹部明显膨隆,浑身湿冷,心率飙升至140次/分,袖带血压已无法测出。

时间就是生命。张云霞迅速评估患者病情,立即启动紧急抢救流程。超声引导下精准完成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与桡动脉穿刺置管,快速建立三路液体通道补液抗休克,同时运用血管活性药物稳定患者血压。为避免反流误吸风险,她采用“快速顺序诱导+可视喉镜插管”,为外科医生争取到宝贵的止血时间。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累计出血 5000ml,她全程密切监测,通过血气分析实时判断患者酸碱平衡与电解质紊乱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直至术后第二天,患者成功脱离危险,转危为安,这场与死神的赛跑,她赢得了漂亮的一战。

基层需要她,她就扎下根

19年扎根基层,有人曾问她:“为什么不去大医院发展,留在县里图什么?”她的答案简单而坚定:“这里有我最热爱的事业,有需要我的患者。”

对基层麻醉医生而言,责任不止于手术室的“救急”,更在于日常的“守常”。作为基层医疗队伍的一员,张云霞经常走进乡镇医院开展健康宣教:为老百姓讲解医疗常识,手把手示范紧急胸外按压技巧,教大家如何在突发状况下自救与互救。看着乡亲们从“不懂急救”到“会用急救”,她更加坚定了留在基层的决心——这份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受益的工作,让她深刻体会到麻醉医生的使命感,也让她读懂了“扎根”的意义。

“麻醉从来不是‘睡一觉’那么简单。”19年的临床经历,让张云霞越来越清楚这三个字的分量,它承载着麻醉医生的心血、热忱与责任。如今,她依然坚守在闻喜县这片黄土地上,未来,她也将继续以精准的麻醉技术、无畏的抢救勇气,在基层医疗的战场上,守护好每一位群众的“生命防线”。